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传说
八字 | 2025-05-29 19:20:07
端午节,又称龙舟节,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据传,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,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。

屈原,字原放,楚国人,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。他才华横溢,忧国忧民,却因奸臣当道,被贬谪流放。在流放期间,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,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。公元前278年,楚国被秦国所灭,屈原悲痛欲绝,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,以身殉国。
为了纪念屈原,人们纷纷划船寻找他的遗体,并将粽子投入江中,希望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。从此,端午节便有了划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等习俗。其中,划龙舟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,象征着人们团结一心,共同抵抗外敌。
关于端午节的传说,还有一个与伍子胥有关的版本。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,因被奸臣陷害,被迫逃亡。后来,伍子胥回到吴国,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,成为一代名将。然而,夫差猜疑伍子胥,将他赐死。伍子胥临死前,预言吴国将亡,并要求将自己的眼睛挂在城门上,以警示后人。后来,吴国果然被越国所灭。为了纪念伍子胥,人们也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各种活动,祈求国家安宁。
端午节,不仅是一个纪念屈原和伍子胥的节日,更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。在这个节日里,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,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之情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