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法中什么叫出轨
八字 | 2025-05-31 09:36:20
在中国法律中,婚姻法并没有直接使用“出轨”这个词汇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》的相关规定,所谓的“出轨”通常指的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的行为。

具体来说,婚姻法中涉及的相关条款如下:
1. 《婚姻法》第32条规定:“有下列情形之一,调解无效的,应准予离婚:(一)重婚的;(二)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;(三)实施家庭暴力的;(四)虐待、遗弃家庭成员的。”
这里的“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”通常被理解为“出轨”行为。同居行为不仅包括性关系,还包括共同居住、经济往来等。
2. 《婚姻法》第46条规定:“有下列情形之一,导致离婚的,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:(一)重婚的;(二)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;(三)实施家庭暴力的;(四)虐待、遗弃家庭成员的。”
同样,这里的“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”也指的是“出轨”行为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法律没有直接使用“出轨”这个词汇,但在司法实践中,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夫妻一方是否构成出轨行为。出轨行为可能会对婚姻关系造成严重影响,因此在处理婚姻纠纷时,法院会考虑这一因素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