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守岁来源于什么朝代
八字 | 2025-05-29 19:32:36
除夕守岁,这一传统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据史料记载,这一习俗起源于汉代,盛行于唐宋时期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
相传,在古代,人们认为岁末是鬼神出没、邪祟横行的时刻,为了祈求平安,便在家中点燃灯火,通宵达旦地守夜,以驱邪避灾。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除夕守岁。汉代《汉书》中就有“岁终则祀,祭先祖”的记载,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将守岁作为祭祀祖先的重要仪式。
到了唐宋时期,除夕守岁已成为民间普遍的习俗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中有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的诗句,描绘了当时人们登高望远、欢度除夕的场景。宋代诗人苏轼的《守岁》一诗,更是生动地描绘了除夕守岁的热闹场面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除夕守岁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。如今,人们除了在家中守岁,还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,如放鞭炮、贴春联、吃年夜饭等,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。除夕守岁已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