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地支手掌位置图及解释
八字 | 2025-05-29 14:52:51
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十二地支不仅是时间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命理学和风水学中的重要元素。地支与人体有着密切的联系,其中,手掌上的十二地支位置图便是这种联系的一种体现。以下,我们将详细解读手掌上的十二地支位置及其含义。

首先,让我们来看手掌上的十二地支位置图。在手掌的正面,大拇指根部与食指根部之间,有一个明显的凹槽,这个凹槽就是地支的起始点。从凹槽开始,按照顺时针方向,依次排列着十二个地支,它们分别是:
1. 子时(11:00-13:00):位于凹槽起点,代表水元素,与肾脏相对应。
2. 丑时(01:00-03:00):位于子时右侧,代表土元素,与胃相对应。
3. 寅时(03:00-05:00):位于丑时右侧,代表木元素,与肝相对应。
4. 卯时(05:00-07:00):位于寅时右侧,代表火元素,与心脏相对应。
5. 辰时(07:00-09:00):位于卯时右侧,代表土元素,与脾相对应。
6. 巳时(09:00-11:00):位于辰时右侧,代表火元素,与小肠相对应。
7. 午时(11:00-13:00):位于巳时右侧,代表土元素,与心脏相对应。
8. 未时(13:00-15:00):位于午时右侧,代表火元素,与小肠相对应。
9. 申时(15:00-17:00):位于未时右侧,代表金元素,与肺相对应。
10. 酉时(17:00-19:00):位于申时右侧,代表金元素,与大肠相对应。
11. 戌时(19:00-21:00):位于酉时右侧,代表土元素,与膀胱相对应。
12. 亥时(21:00-23:00):位于戌时右侧,代表水元素,与肾相对应。
了解了手掌上的十二地支位置后,我们再来看它们各自的意义。地支不仅代表时间,还与五行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相对应,以及与人体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。以下是对每个地支的详细解释:
- 子时:子时代表水元素,与肾脏相对应,象征着生命的源泉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处于休息和恢复状态,肾脏的功能尤为重要。
- 丑时:丑时代表土元素,与胃相对应,象征着消化和吸收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消化系统最为活跃。
- 寅时:寅时代表木元素,与肝相对应,象征着生长和发育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肝脏的功能最为旺盛。
- 卯时:卯时代表火元素,与心脏相对应,象征着热情和活力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心脏的跳动最为有力。
- 辰时:辰时代表土元素,与脾相对应,象征着营养的吸收和传输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脾脏的功能最为重要。
- 巳时:巳时代表火元素,与小肠相对应,象征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小肠的功能最为活跃。
- 午时:午时代表土元素,与心脏相对应,象征着中午的阳光和活力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心脏的跳动最为强烈。
- 未时:未时代表火元素,与小肠相对应,象征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小肠的功能最为旺盛。
- 申时:申时代表金元素,与肺相对应,象征着呼吸和排泄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肺部的功能最为重要。
- 酉时:酉时代表金元素,与大肠相对应,象征着排泄和净化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大肠的功能最为活跃。
- 戌时:戌时代表土元素,与膀胱相对应,象征着排泄和调节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膀胱的功能最为重要。
- 亥时:亥时代表水元素,与肾相对应,象征着生命的源泉。在这个时间段,人体肾脏的功能尤为重要。
通过了解手掌上的十二地支位置及其含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,调整作息时间,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。同时,这也为命理学和风水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