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是从哪个朝代成为固定节日
八字 | 2025-05-28 07:21:19
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秋节,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其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关于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的具体朝代,学术界尚无定论,但普遍认为是在唐朝。

唐朝时期,中秋节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。据《唐会要》记载,唐玄宗时期,中秋节被定为官方节日,并开始有赏月、祭月、吃月饼等习俗。此外,唐代诗人杜甫、白居易等均有关于中秋节的诗作,可见当时中秋节的盛行。
宋朝时期,中秋节更加成熟,成为全民共庆的节日。宋代的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详细记载了中秋节的庆祝活动,如赏月、放灯、猜谜等。此外,月饼在宋代已成为中秋节必备的食品。
明清时期,中秋节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明清两代,中秋节习俗更加丰富,如赏月、祭月、拜月、吃月饼、赏桂花等。同时,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日益丰富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总之,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的具体朝代虽难以考证,但唐朝无疑是其发展的重要阶段。如今,中秋节已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,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