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和传统简短介绍
八字 | 2025-05-27 23:25:16
重阳节,古称“登高节”,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,源于古代对山岳的崇拜。这一天,正值农历九月九日,因“九”与“久”谐音,故有长久、长寿的寓意。以下是对重阳节来历、风俗和传统的简要介绍。

重阳节的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。据《易经》记载,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极,九月九日为重阳之日,是阳气最盛之时。于是,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登高远望,以祈求健康长寿。
重阳节的风俗多样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登高。古人认为,登高可以避邪、驱疫,还能开阔视野,陶冶情操。在这一天,人们或独自登高,或结伴同行,欣赏秋景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
除了登高,重阳节还有赏菊、饮菊花酒等习俗。菊花被誉为“花中隐士”,象征着高洁、长寿。赏菊、饮菊花酒,既是对菊花之美的欣赏,也是对长寿的祈愿。
此外,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、插茱萸等传统习俗。重阳糕,又称“花糕”,寓意着步步高升、事业有成。插茱萸则源于古代驱邪避疫的信仰,茱萸被认为具有驱邪、避疫的功效。
在重阳节这一天,人们还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,如文艺演出、书画展览等,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。
总之,重阳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在这个节日里,人们通过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等习俗,共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,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