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是在哪个朝代成为固定的节日
八字 | 2025-05-25 19:02:34
中秋节,又称月圆节,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象征着团圆与和谐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有多种说法,但普遍认为它起源于古代的秋祀活动。至于它何时成为固定的节日,则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
据史料记载,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。当时,人们为了祈求丰收,会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秋祀仪式,感谢天地赐予的丰收。然而,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的确切时间,尚无确切记载。
到了唐朝,中秋节逐渐成为民间节日。据《唐会要》记载,唐玄宗时期,中秋节已成为民间盛行的节日。当时,人们在这一天赏月、祭月、吃月饼,庆祝丰收。到了宋朝,中秋节更是成为全国性的节日,并逐渐形成了赏月、祭月、吃月饼等习俗。
明清时期,中秋节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明清两代,中秋节已成为官方认可的节日,并规定放假一天。至此,中秋节正式成为我国固定的节日。
总之,中秋节起源于周朝,经过唐宋两代的民间流传,最终在明清时期成为我国固定的节日。这一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团圆、和谐的美好愿景,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