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时辰具体时间和名称
八字 | 2025-05-24 14:00:02
在我国古代,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对应两个小时的时间段,从夜晚的子时开始,到次日的亥时结束。这些时辰不仅具有独特的名称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以下是关于十二时辰具体时间和名称的详细介绍。

子时,指的是夜晚11点到凌晨1点。子时,意为“子夜”,是一天中最为寂静的时刻,此时天地间一片宁静,万物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。
丑时,从凌晨1点到3点。丑时,又称“鸡鸣”,此时鸡开始打鸣,天色渐亮,人们开始准备起床。
寅时,从凌晨3点到5点。寅时,意为“寅木”,象征着春季的到来,万物开始复苏。
卯时,从早上5点到7点。卯时,又称“日出”,太阳初升,光芒四射,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。
辰时,从早上7点到9点。辰时,意为“龙抬头”,象征着吉祥和繁荣,人们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。
巳时,从上午9点到11点。巳时,又称“日中”,太阳正当空,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。
午时,从上午11点到下午1点。午时,意为“日正”,太阳达到最高点,人们开始休息,补充能量。
未时,从下午1点到3点。未时,又称“日昳”,太阳开始西斜,人们开始准备回家。
申时,从下午3点到5点。申时,意为“黄昏”,太阳即将落下,天色渐暗。
酉时,从下午5点到7点。酉时,又称“日入”,太阳完全落下,夜晚降临。
戌时,从晚上7点到9点。戌时,意为“黄昏”,此时天色已暗,人们开始晚餐。
亥时,从晚上9点到11点。亥时,又称“人定”,意为夜深人静,人们进入梦乡。
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和象征意义,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崇拜。在古代,人们根据时辰来安排生活和工作,形成了独特的时辰文化。如今,虽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但十二时辰依然在民间流传,成为人们了解古代文化和时间观念的重要窗口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