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始于哪个朝代
八字 | 2025-05-22 18:33:29
重阳节,又称“登高节”,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。关于重阳节的起源,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始于战国时期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重阳节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,当时人们为了祈求长寿,便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,以驱邪避灾。

然而,重阳节在汉代逐渐成为民间节日。据《汉书》记载,汉武帝时期,重阳节已成为民间习俗。到了唐代,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,并逐渐形成了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等习俗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中就有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的名句,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景象。
宋代,重阳节更加盛行,皇帝亲自举行登高活动,并赐予臣子菊花酒。此后,重阳节逐渐成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。明清时期,重阳节习俗更加丰富,如放风筝、吃重阳糕等。
总之,重阳节始于战国时期,历经千年演变,已成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。在这一天,人们通过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等活动,祈求健康长寿,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