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重阳节的由来及典故
八字 | 2025-05-21 22:26:09
九九重阳节,又称“登高节”,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。其由来可追溯至汉代,据《易经》记载,九为阳数之极,九九重阳,阳气旺盛,寓意吉祥。重阳节有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等习俗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相传,重阳节的起源与东汉时期的道教文化密切相关。道教认为,九九重阳是天地交泰、阴阳调和的日子,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远望,可以避邪驱疫,祈求健康长寿。此外,重阳节还与古代的“九九消寒会”有关,人们通过九九消寒图、九九歌等习俗,祈求家庭和睦、五谷丰登。
重阳节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。其中,最著名的是关于重阳糕的传说。相传,重阳糕起源于唐代,当时有一位名叫孟浩然的诗人,他在重阳节这天登山游玩,途中遇到一位老妇人,老妇人送给他一块重阳糕,孟浩然品尝后觉得美味可口,便将此糕传遍天下。从此,重阳糕成为重阳节的传统美食。
如今,重阳节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尊老爱幼、传承孝道的节日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人们纷纷登高望远,赏菊品茗,共度佳节,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