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时辰吉凶对照表口诀
八字 | 2025-04-19 03:52:58
在古代中国,时间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吉凶属性。这些时辰的吉凶对照表口诀,不仅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的敬畏,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以下,我们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十二时辰的吉凶对照表口诀。

首先,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探讨。在古代,人们相信每个时辰都有其特定的吉凶,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会根据这些口诀来安排自己的活动。
“子时一更夜最长,吉事不宜做商量;丑时二更月儿明,宜嫁娶,不宜出行。”
子时,即夜晚11点到凌晨1点,是一天中夜晚最长的时候。这个时辰被认为是不宜进行重要商议和决策的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交接,阴阳转换,容易导致思绪混乱。而丑时,即凌晨1点到3点,月亮明亮,被认为是吉时,适合举行婚礼,但不宜出行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还未完全稳定。
“寅时三更鸡初鸣,宜出行,不宜嫁娶;卯时四更日出光,宜祭祀,不宜求医。”
寅时,即凌晨3点到5点,鸡鸣报晓,是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。这个时辰被认为适合出行,但不宜举行婚礼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还未完全苏醒。卯时,即早上5点到7点,太阳初升,光芒四射,是进行祭祀活动的好时机,但不宜求医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还未完全调和。
接下来,我们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解读这十二时辰的吉凶对照表口诀。
“辰时五更日初升,宜求医,不宜嫁娶;巳时六更日正中,宜嫁娶,不宜出行。”
辰时,即早上7点到9点,太阳刚刚升起,是进行求医问药的好时机,但不宜举行婚礼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还未完全稳定。巳时,即上午9点到11点,太阳正当空,是举行婚礼的吉时,但不宜出行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还未完全调和。
“午时七更日正午,宜出行,不宜嫁娶;未时八更日西斜,宜嫁娶,不宜求医。”
午时,即中午11点到下午1点,太阳达到最高点,是进行出行的好时机,但不宜举行婚礼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过于旺盛。未时,即下午1点到3点,太阳开始西斜,是举行婚礼的吉时,但不宜求医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开始减弱。
“申时九更日落山,宜求医,不宜嫁娶;酉时十更月儿圆,宜嫁娶,不宜出行。”
申时,即下午3点到5点,太阳落山,是进行求医问药的好时机,但不宜举行婚礼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开始转凉。酉时,即下午5点到7点,月亮圆满,是举行婚礼的吉时,但不宜出行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开始暗淡。
“戌时十一更夜渐深,宜出行,不宜嫁娶;亥时十二更夜最长,宜嫁娶,不宜求医。”
戌时,即晚上7点到9点,夜晚逐渐加深,是进行出行的好时机,但不宜举行婚礼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开始转凉。亥时,即晚上9点到11点,是一天中夜晚最长的时候,是举行婚礼的吉时,但不宜求医,因为此时天地之气还未完全调和。
通过以上两个角度的解读,我们可以看到,十二时辰的吉凶对照表口诀不仅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的敬畏,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古代,人们相信按照这些口诀来安排生活和工作,能够趋吉避凶,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。虽然现代社会中,这些口诀的实用性已经大大降低,但它们依然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、传承历史的重要窗口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