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经 姤
八字 | 2025-09-16 22:39:03
《易经》中的“姤”(huò)卦,是第35卦,属于上卦为兑卦,下卦为震卦的复合卦。姤卦的卦象是震上兑下,震为雷,兑为泽,意味着泽上有雷,象征雷声震动泽水,有泽润万物、雷声唤醒之意。

姤卦的卦辞是:“姤,女壮,勿用取女。”意思是:女子强壮,不宜娶她为妻。这里的“女壮”指的是女子过于刚强,不易驾驭,因此不宜作为配偶。
姤卦的六爻分别有不同的爻辞和解释,以下是对姤卦六爻的简要说明:
1. 初六:系于金柙,贞吉。意思是:用金属柙(锁)系住,坚守正道,吉祥。
2. 九二:包有鱼,无咎。意思是:捕获到鱼,没有过错。
3. 六三:臀无肤,其行次且。牵于其祖,以致其君。意思是:臀部没有皮肤,行走不稳。被祖先牵绊,导致君主受累。
4. 九四:包无鱼,起凶。意思是:捕获不到鱼,必有凶险。
5. 六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终。意思是:用杞柳包裹瓜果,保持其美好,终将得到好结果。
6. 上九:姤其角,勿用有攸往。无咎。意思是:角被姤住,不宜有所前往。没有过错。
姤卦主要讲述的是在人际交往中,如何处理刚柔相济、进退有度的问题。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,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