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的由来幼儿园教案
八字 | 2025-06-07 21:26:22
教案名称:《端午节的由来》

课时:1课时
年级:幼儿园大班
教学目标:
1.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习俗。
2.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。
3.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。
教学重点:
1.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。
2. 制作粽子。
教学难点:
1. 让幼儿理解端午节的历史意义。
2.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制作粽子的活动。
教学准备:
1. 教学课件或图片。
2. 粽叶、糯米、红枣、豆沙等制作粽子的材料。
3. 制作粽子的工具(剪刀、线等)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1. 教师出示端午节相关的图片或课件,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?”
2. 幼儿回答后,教师总结:“是的,这是端午节。”
二、讲解端午节由来
1. 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,讲述屈原的故事。
2. 教师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过端午节吗?”
3. 幼儿回答后,教师总结:“因为屈原为了国家和人民,投江自尽,所以我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他。”
三、讲解端午节习俗
1. 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习俗,如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等。
2. 教师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?”
3. 幼儿回答后,教师总结:“端午节有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等习俗。”
四、制作粽子
1. 教师向幼儿展示粽子的制作方法,并讲解制作步骤。
2.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,每组分发粽叶、糯米、红枣、豆沙等材料,以及制作粽子的工具。
3. 教师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粽子,并鼓励幼儿互相帮助。
4. 完成制作后,教师组织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粽子。
五、总结
1.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,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?”
2. 幼儿回答后,教师总结:“今天我们学习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,还亲手制作了粽子。”
教学反思:
本节课通过讲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习俗,让幼儿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。在制作粽子的环节,幼儿积极参与,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。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思考,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