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断义绝的典故
八字 | 2025-06-05 08:44:28
"恩断义绝"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。典故讲述的是春秋时期,鲁国和莒国之间的一段历史。

故事背景是鲁国和莒国原本是同盟国,但后来因为一些政治原因,两国关系恶化。鲁国国君鲁僖公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,决定与莒国断绝关系,不再履行盟约。
在《左传》中,记载了这样一段话:“鲁僖公与莒人盟,莒人背之。鲁僖公怒,遂绝之。”这里的“绝之”就是指鲁僖公与莒国断绝了关系,不再履行盟约。后来,“恩断义绝”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关系彻底破裂,不再有任何联系。
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,通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因为矛盾、冲突等原因,导致关系彻底破裂,不再有任何情谊。
「点击下面查看原网页 领取您的八字精批报告☟☟☟☟☟☟」